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0-09-24
点击:10902
实践项目内容: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
1.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接年轻人地气的网络话语和新颖生动的图片形式。
2.实践教学过程
(1)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构思“马克思朋友圈”的相关发布内容与互动内容。
(2)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鼓励学生进行手工绘制。
(3)注意制作时选题的恰当性、内容的思想性与表现方式的规范和严肃性,要求“马克思的朋友圈”发布内容不少于两个,在每个发布内容下的互动不少于五条,发布内容与互动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3.实践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创意性的实践活动,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网络话语和图片形式,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制作积极向上的“马克思的朋友圈”内容,学生不仅自己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能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兴趣,同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实践教学课时分配
|
实践 项目 |
实践教学内容 |
实践 学时 |
小计 (学时) |
分值(分) |
评价要点 |
备注 |
|
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 |
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构思“马克思朋友圈”的相关发布内容与互动内容。 |
2 |
8 |
25 |
1.发布内容与互动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2.能将所学知识与现代流行社交方式完美结合。 |
|
|
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 |
4 |
|||||
|
成绩评定及总结 |
2 |
|||||
|
合计学时 |
8 |
8 |
25 |
|
||
5.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制作“马克思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