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11-06
点击:710
从银川能源学院文法学院秘书学专业的课堂,到秦皇岛青龙金生木铎学校的语文讲台,2025届毕业生周岩秀以“明德善思,求实敏行,学思践悟、以教促长”为底色,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上,书写着青年校友的责任与热忱。
一、学路:以专业为笔,绘就成长底色
在校期间,周岩秀是文法学院秘书2101班的“实干型”学子。她专业成绩始终稳居年级前10%,不仅深耕秘书学实务、公文写作等核心课程,更注重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综合能力——在“秘书技能大赛”中,她凭借严谨的文书撰写、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获一等奖、商务秘书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她带领学院分团委成员组织写作、演讲、绘画等相关活动累计10余次,同时负责学院公众号的运营,在此过程中锤炼出扎实的文字功底与逻辑思维能力。
“学不止于课堂”是她的成长信条。她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项目,协助学院策划“秘书职业素养训练营”,从方案撰写到活动落地全程跟进,既深化了专业认知,也培养了统筹执行能力。这份在校期间沉淀的“严谨、务实、创新”特质,成为她投身教育行业的“隐形铠甲”。
二、教途:以热爱为舟,摆渡青春成长
2025年9月,入职青龙金生木铎学校,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全新的学科领域与教学岗位,她以“空杯心态”快速转型:入职首月,她通读3本初中语文教学专著,整理2万字教学笔记;利用课余时间旁听优秀教师课程,累计记录12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技巧。
“把秘书学的逻辑思维,种进语文课堂”是她的教学特色。她创新设计“情境式读写”教学模式:讲授记叙文写作时,借鉴公文写作的“要素提炼法”,引导学生梳理“人物、情节、情感”核心脉络;解析古诗文时,用“背景溯源+逻辑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短短半年,她所带班级的语文平均分提升12分,其中3名待及格学生的成绩跃升至“良好”区间——这背后,是她为学困生定制的“每日10分钟小练笔”计划,是课间走廊里耐心讲解的身影,是作业本上逐字批改的批注。
除了课堂教学,她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辅助工作:协助班主任组织“语文主题班会”,策划“诗词接龙”“课本剧展演”等活动,让语文学习延伸至课余;建立“家校沟通笔记”,每周与3位学生家长交流学习情况,用细致的反馈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三、初心:以微光为炬,传递校魂温度
“明德善思、求实敏行”的银川能源学院校训,始终印刻在周岩秀的职业选择中。她虽入职不久,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校友的责任: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成长沙龙”中,她分享“跨专业教学转型”的经验,鼓励新教师挖掘自身专业优势;得知母校文法学院开展“就业经验分享会”,她主动录制视频,向学弟学妹讲述“从秘书学到语文教育”的职业路径,传递“专业无界、实干有为”的信念。
在她看来,“优秀”并非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实”:是备课笔记上反复修改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作业本上温暖的鼓励评语,是课后办公室里亮着的那盏灯。从校园里的“技能能手”,到讲台上的“青春引路人”,周岩秀以青年校友的朝气与韧性,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诠释着“平凡岗位亦有不凡价值”的成长答案。
她的故事,是银川能源学院学子“立足本职、向阳生长”的缩影——以专业为基,以热爱为翼,以初心为锚,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属于青春的光彩。

大家好!我是银川能源学院2025届毕业生周岩秀,现就职于教育行业。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在就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一,别被“专业对口”困住,学会“能力迁移”。我学的是秘书学,最终做了语文教师——看似跨界,但秘书学的文字功底、逻辑思维,恰恰能转化为语文教学的读写指导能力;校园活动策划的经验,也帮我设计出更生动的课堂互动。求职时,试着把专业技能拆解成“可通用的能力”,比如“数据分析”“沟通协调”,再匹配岗位需求,就能打开更多可能性。
第二,简历是“敲门砖”,要“精准适配”而非“泛泛罗列”。别把所有经历堆在简历上,而是针对岗位改简历:应聘教育岗,我突出“公众号编辑”“文字撰写”;若应聘行政岗,就侧重“活动统筹”“公文处理”。用“经历+成果”的句式,比如“策划3场校园活动,覆盖200+学生”,比空泛的“具备组织能力”更有说服力。
第三,入职后,“主动成长”比“被动完成”更重要。刚工作时,我主动旁听优质课、写教学笔记,给学困生做专属辅导计划——不是为了“表现”,而是快速让自己“适配岗位”。职场里,“能做成事”才是立足的根本,从小事里积累经验,才能慢慢扛起更重的责任。
就业从不是“选一条完美的路”,而是在尝试中找到适配自己的方向,用实干把“可能性”变成“确定性”。祝大家都能找到让自己发光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