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24届优秀毕业生——石明艳

日期:2025-11-06

点击:948

  石明艳,女,中共党员,银川能源学院土木建筑学院202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土木建筑学院分团委学生分会学生副书记,风景园林2001班副班长。曾获“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24年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按照泽普县团委和奎依巴格镇的工作安排,在奎依巴格镇司法所工作。主要工作如下:在视频会见工作中,负责视频会见的预约登记、设备调试以及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对象的排查登记、建档立卡、教育帮扶等工作,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人民调解工作时,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全年共协助调解欠款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案件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在办公室综合工作中,主动承担办公室综合事务。规范整理各类台账百余册,录入案件信息千余条,撰写工作简报、宣传简报、三情信息百余篇,同时,做好办公室文件收发、档案整理、会议记录等日常事务,保障了司法所工作的高效运转。

大学期间,石明艳以“服务同学、锤炼自我”为初心,担任学生副书记期间,负责分团委学生分会10个部门,共计96名成员的思想统筹工作,并参与制定院级学生组织全年工作计划,确保团队高效协作,组织并跟进各项活动流程,单年完成校院活动27个,活动参与人数总达5000余人;负责院官方公众号推文写作与运营,策划报道专题10个,完成活动推文27篇,累积阅读量达1万+。

作为班级副班长,她日常处理班级各项事宜,定期组织班级大型团建、主题班会等活动,个人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2022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党员的身份不是荣誉,而是要用一生践行的承诺。”这份信念,成为她日后投身西部建设的精神底色。

2024年毕业季,石明艳毅然选择报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教会我担当,而新疆需要更多青年力量。”她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初到喀什,干燥的气候、迥异的风土人情和语言障碍让他一度适应困难,但一句维吾尔族老人“亚克西姆塞斯(你好)”的问候,让她坚定了扎根的决心。

服务期间,石明艳主要负责乡镇司法所办公室工作,她立足岗位,扎实推进司法工作,在视频会见工作中,负责视频会见的预约登记、设备调试以及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对象的排查登记、建档立卡、教育帮扶等工作,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人民调解工作时,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全年共协助调解欠款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案件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

在办公室综合工作中甘当“螺丝钉”,做好服务保障,主动承担办公室综合事务:

数据赋能:按领导安排,规范整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台账百余册,录入案件信息千余条,实现动态数据“零误差”;

法治宣传:配合司法所所长策划“宪法进巴扎”等活动十余场,发放双语普法资料千余份,让法治声音传遍奎镇巴扎。

笔耕不辍:撰写工作简报、宣传简报、三情信息百余篇,同时,做好办公室文件收发、档案整理、会议记录等日常事务,保障了司法所工作的高效运转。

这一年,她在边疆基层的熔炉中淬炼成长,。

从“学生气”转变到“泥土气”:走访时被牧羊犬追赶、调解时被当事人误解……这些经历让她褪去书生气,学会用群众语言讲法理、用真心换真情;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当调解成功的老人竖起大拇指时,她深刻领悟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用青春点燃微光,照亮他人的路。

                                              就业感言

1.提前储备:学生干部经历是最佳“预热”

组织协调力:学生会工作中锻炼的统筹能力,能快速适应基层多线程任务;

共情沟通力:班长经历让我学会倾听不同声音,这在调解群众矛盾时至关重要;

问题解决力:校园中处理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未来应对复杂问题的预演。

2.心理建设:放下“优越感”,拥抱“成长型思维”

基层没有“光环”,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但正是这些琐碎构成了民生;

遇到挫折时,想想入党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它会给你力量。

3.此心安处是吾乡

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在哪里发光,而在于能否照亮他人的路。我诚挚邀请学弟学妹们:“来西部吧!这里没有996的内卷,但有007的热血;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有星空下的纯粹。你的能力,值得被这片土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