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4-09-20
点击:6590
为了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护理学院基础教研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组于9月20日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集体备课活动,蔡菊敏院长受邀列席活动。

在备课活动开始之前,课程负责人就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安排。明确了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目标,包括优化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分享教学方法与技巧、如何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教师们对现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师在讨论中指出,教材内容丰富全面,但在部分章节的结构安排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随后,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在讨论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时,教师们分享了在讲解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时,强调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都是生命的奇迹;心脏日夜不停地跳动,从胚胎期开始就承担着为全身供血的重任,这种持续而稳定的工作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神奇。从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培养学生整体生命观,树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护理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课程组的教师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和教案进行了共享。这些课件和教案涵盖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设计、排版布局、图片和视频素材的选择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通过共享,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

蔡菊敏院长在交流中强调,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将本次备课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习借鉴有该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好思路、好方法,互相多听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做到课程考核的同质化、科学性,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教师们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