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fdf[2020-06-29 09:04:54]
fdfdf[2020-06-29 09:04:54]](/students/Upload/1593392709.jpg)
通信工程专业介绍(校企合作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传媒学院的新建专业, 2017年申报,2018年获批并开始面向社会招生,为我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专业。本专业以专业办学与区域行业发展的紧密对接,推动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素质教育、人力资源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转型,最终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
一、立足专业发展需求,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6年7月,学校从全国各地推荐的328所申报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二批30所合作院校之一,也是宁夏唯一一所入选的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被选为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专业。
自被确定为与中兴通讯共建专业后,通信工程专业教师与中兴通讯企业教师对专业需求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调研,贯彻学校提出的OBE人才培养思路,致力于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专业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在区内具有一定优势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围绕专业建设思路,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团队从三个方向开展了调研工作:一是调研国内和区内知名高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调研区内相关企业,确定毕业生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三是调研学生,确定细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团队成员先后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宁夏大学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和学习交流。通过研讨,学校教师和中兴通讯企业教师共同制定了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具备通信、计算机领域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通信技术,能够从事信息通信领域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建设与运营、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方案初稿完成后,先后经过自查、自论证、同行专家论证、最终专家评审等环节。在同行专家以及外请专家两轮评审完成后,结合专家和教务处建议,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修订,最终获得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实行“分流制”,将学生出口分为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研究型方向主要目的是考取硕士研究生,采用本科生导师制,提高其科研能力;就业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和专业教学的特点,将教学活动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情景导向”、“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齐心协力,全面促进专业发展
作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主体,银川能源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投资1300余万元,建立了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院一改传统课堂“填鸭式”只依赖书本的教学模式,倡导快乐学习,以培养通信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全新的大学教育体系。第一年、第二年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由学校教师进行授课,第三年、第四年的专业核心课程则由企业工程师来进行授课。企业根据课程的开设要求,选派5-8名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共同参与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最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和高质量就业。保证学生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好。
信息传媒学院对通信工程专业尤为重视,多方引进高素质高职称人才,与中兴通讯组建合理层次的教学团队。通信工程专业任课教师积极参各类骨干教师培训、混合式网络培训、课程建设培训、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培训外,也积极主动了解行业动态,参加课程专业知识论坛,切实转变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三、重视校企合作,凝练专业特色
本专业借助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企业资源,双方共同建设了7个专业机房和9个专业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等)。利用这些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开展教学计划中所有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
.jpg)
ICT展厅
通信工程实验室
移动通信实验室
四、以职业管理促进高质量就业
本专业依托中兴通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依托科学设计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为学生创造类似在企业中学习与发展的氛围。配合专业的人才评估体系和具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实训,并通过开展全面、有效的职业管理活动,将企业文化与相关岗位对职业素养需求传递给学校,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