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校园|我院开展读书分享活动(五)

日期:2025-04-09

点击:465

《月亮与六便士》—— 审计2402班王若萌

为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提升我院学子的文化素养,我院持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旨在让每位同学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成长,启迪智慧。本期读书活动分享人来自审计2402班王若萌,分享阅读书目《月亮与六便士》,让我们开启一场阅读盛宴。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主角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名普通的证券经纪人,过着中产阶级安稳的生活: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出入体面的社交场合。然而,人到中年的他,却毫无征兆地抛弃家庭,奔赴巴黎,投身于绘画艺术。这种转变看似毫无逻辑、不可理喻,却正是毛姆为我们抛出的第一个灵魂之问:当生活按部就班,内心的渴望却在暗涌,我们敢不敢为了梦想,打破现有的一切?
在巴黎,斯特里克兰德的生活陷入了极端贫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他对物质生活毫无要求,一心只为画画。他的画作也不被当时的人理解,画作常常被随意丢弃,无人问津。毛姆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让我们看到逐梦路上的孤独与艰难 。可即便如此,斯特里克兰德从未动摇,这种对艺术纯粹的执着,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现实的重重阻碍下,我们是否还能坚守内心的热爱?
书中还刻画了诸多生动的人物,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艾米,起初被丈夫的离开伤得很深,在他人眼中,她是可怜的受害者。可随着故事推进,我们发现她更在意的是社会地位和他人的看法,她精心维护自己的体面形象,这与斯特里克兰德为艺术不顾一切的疯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人性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善良的斯特罗伊夫,他是斯特里克兰德的伯乐,即便斯特里克兰德对他百般侮辱,他依然无私地帮助斯特里克兰德,这种极致的善良与斯特里克兰德的冷漠自私碰撞,又让我们看到人性中复杂的一面。
斯特里克兰德最终在塔希提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这里,他远离文明世界,在原始自然中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天赋。他的画作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神秘色彩,那是他灵魂深处的表达。可当他身患麻风病,视力逐渐丧失,依旧在小屋墙壁上完成了惊世骇俗的巨作,最后却要求妻子在他死后将其付之一炬。这一情节把故事推向高潮,他对艺术的追求已然超脱了世俗的价值评判,他的艺术只属于他自己,只关乎他内心的表达。
《月亮与六便士》不只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故事,更是对人性、艺术、生命意义的深度挖掘。毛姆用犀利的笔触,撕开生活的表象,让我们直面内心的渴望与恐惧。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做出更贴近内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