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商院志

日期:2019-10-12

点击:7794

【转自】《中国青年作家报》  作者:包鑫

     商,由来已久矣。古之先秦,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时人善商,后称之"商人"。及至春秋战国,有富甲陶朱公,巨商吕不韦。其后隋唐昌,宋元荣,明清盛。而今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因养精算通贸之才,以合俯仰百变之时,遂立商学院。
商学院,银大之子院也。千禧之后,一闰轮回。即于此年,四海外,八荒内。圣火燃于爱琴之畔;商院兴于大河之岸。
自立至今,而来一纪又一年矣。迈过雄关漫道;踏破贺兰山缺。劈波斩浪;不负众望。今拥师生三千有余,囊十大专业,为学府之至大。辖管四研室:为经济,为财务,为管理,为金融。且有实训之地,可容百人同习。
今之执青年创业牛耳者,银大商院也。感商师身正为范,皆为学界翘楚,循循善诱;鱼渔双授。幸商生敏而好学,皆为八斗之才,朝乾夕惕;困知勉行。商院终固谋业为先,不辍思变;教研结合,内外协作。以致用为立院之本;以创新为发展之道。素教与技能并举;理论与实践齐重。顺势契时,独辟蹊径。由业之所想,办岗之实位;因企之所需,造时事之贤。领西北之学术,居宁夏而率先。
商圣语云:"故行商之人,重利而不重于利,重名而不重于名,不过重于名利此为大商也!"盖商院教之曰:"通才富国,富国有德",实乃"来自十方,回报十方"也。商经《十二戒》曰:"勿鄙陋,勿虚华,勿懒惰,勿薄育"人若不学,则以何成?盖众商生应遂平生之志,勤学而苦练;博学而广践,方能纵横商场,无往不利哉!
 
丁酉年九月一日   作于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