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4-12-10
点击:6257
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自治区第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25年科技惠民项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原则,重点围绕医疗卫生、生态环保以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科技创新需求,组织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新技术,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新成果,不断提升科技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的能力。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项目组织实施。严格按照《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管理办法》(宁科社字〔2024〕1号)规定,项目示范的科技成果须符合实施地群众的实际需要,有权属明晰的成果证明或知识产权,有国家、自治区或行业认定的规范、标准或指南,属于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确保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普惠性。
(二)项目申报主体。在宁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保障条件。项目承担单位和主持人在安全、环境、科研诚信等方面未发生严重违规违法行为。能够充分发挥产学研用联合的优势,突出基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优先作为项目承担牵头单位,支持与区内外创新主体开展合作,共同担任项目主持人。
(三)项目负责人。同期主持或参与自治区科技项目数不超过3项,其中主持自治区科技项目数不超过2项;本年度科技惠民项目只能申报主持1项,与其他类型科技计划项目并列申报不超过2项。在项目实施期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一般不得申报,如确需申报,应由项目单位申请并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二、申报要求
(一)预算编制。预算编制须符合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据实申报资金预算。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申请财政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高校、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采取前引导方式全额支持,企业按照30%比例支持。如涉及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的公共公益类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确定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
(二)申报流程。登陆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gl.nxinfo.org.cn),按格式要求在线填写提交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申请书》、预算书及相关附件(单位资质、成果证明、项目合作协议、科研诚信承诺书、科研伦理审查书等)。申报材料中不得有未经脱密处理的涉密内容。各市、县(区)项目申报单位须经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推荐;自治区属申报单位须经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宁东管委会、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等申报单位由管委会审核推荐。
(三)形式审查。各申报单位须认真核对项目申报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各推荐单位要严格把关,审核项目申报单位能力和基础条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意见,择优推荐。
(四)科研诚信。项目申报立项期间,若发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一经查实,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已获得立项支持示范的技术不得重复申报。
(五)申报时间。申报系统受理开放时间2024年12月4日,第一批项目集中审核评审于2024年12月31日开始。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亚超
联系电话:17795203517
附件:2025年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支持方向
银川能源学院科研处
2024年12月4日
附件
2025年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重点支持方向
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主要是公共公益类成果转化科技计划,重点开展社会发展领域先进、适用、普惠、成熟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促进社会共享科技成果,提升社会发展科技服务保障能力。2025年重点支持以下领域和方向:
一、医疗卫生领域
1.支持面向基层的慢性病、传染病、高发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新技术集成示范;支持围绕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管理,示范相关的疾病防治技术成果,加大妇儿、老年疾病防治技术应用和示范。
2.推动医疗器械、预防保健、康复等先进装备技术示范应用,支持疾病致残、伤害致残等残疾防控及康复管理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示范应用。
3.开展中医药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应用与示范。推动精神健康领域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复发等技术示范。
4.开展卫生应急领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医疗救治、现场处置等技术、标准、产品的示范应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转化利用。
二、生态环保领域
1.支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三山”生态屏障防护体系构建和生态修复、土壤退化防治、草原生产力提升、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新技术示范应用。
2.支持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重点,开展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等新技术及装备示范应用。加强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
3.开展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畜禽粪污、城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综合治理等新技术、新设备示范应用。
4.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节能降碳增效、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绿色交通等先进技术及产品的示范应用。开展绿色勘探,矿山保护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的应用与示范。
5.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开展气候变化预测预警和影响风险评估技术示范应用。
三、公共安全领域
1.支持围绕“平安宁夏”建设,开展公共安全事件防控技术和应急处置能力新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支持政法业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新技术应用与示范;开展安全生产集成示范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
2.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和预警、企业全流程食品、药品安全防控、无损检验检测等新技术和先进装备的示范与应用。
3.支持围绕自然灾害防治,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在关键环节的广泛应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新技术和装备的示范与应用。
4.支持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动植物疫情、生物灾害综合防控等生物安全新技术的示范与应用。
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
1.开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养老、体育、金融、会展博览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2.开展城镇化发展、城乡面貌提升、宜居建筑以及数字城市和社区、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系统管理服务、网络综合治理等新技术示范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