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届优秀毕业生——侯婉清

日期:2025-11-06

点击:868

  侯婉清,我校社会工作专业2025届毕业生,现任盐池县王乐井乡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三支一扶”干事。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她扎根基层、实干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不惧艰苦,敢于创新,以青春力量诠释新时代青年责任,展现了我校毕业生的良好风貌。

  侯婉清,我校社会工作专业2025届毕业生,现任盐池县王乐井乡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三支一扶”干事。自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以来,她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把校园所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用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走出校门,侯婉清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对基层工作的赤诚,来到盐池县王乐井乡人民政府。初到岗位,她深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第一时间扎进各村组开展调研。王乐井乡地形复杂、产业基础薄弱,部分村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摸清乡情民意,她顶着烈日、踏着尘土,走遍全乡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走访农户300余户,详细记录各村产业现状、农户增收难点、基础设施短板,整理形成调研笔记,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基础。

  在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中,侯婉清聚焦“产业兴乡”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她结合调研发现的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牵头梳理乡域内小杂粮、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协助打造“王乐井乡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农产品从“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让乡亲们的“土宝贝”卖出好价钱。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强基础。侯婉清积极参与乡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工作,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针对部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不便的情况,她坚持“上门代办”服务,用贴心服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作为“三支一扶”人员,侯婉清始终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在基层岗位上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她坚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无论是项目申报材料撰写,还是政策宣传解读、矛盾纠纷调解,都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她总是冲锋在前,连续多日坚守岗位,排查隐患、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她常说:“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才能赢得信任,唯有担当才能不负韶华。

  入职以来,侯婉清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业绩,成为同事眼中的“实干派”、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她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土,用实干的汗水浇灌希望,在盐池县王乐井乡的乡村振兴战场上,展现了我校毕业生“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风貌。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侯婉清以基层为舞台,以服务为己任,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榜样。相信她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毅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就业感言

走出校园,怀揣着对乡村的赤诚与对责任的敬畏,我有幸以“三支一扶”人员的身份,投身盐池县王乐井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这段扎根基层的时光,让我真正读懂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

犹记初到岗位时,面对陌生的乡情人情、复杂的工作任务,我也曾迷茫无措。但当我踏着尘土走遍全乡的村落,握着乡亲们粗糙却温暖的手,听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便坚定了“沉下心、俯下身、干实事”的信念。在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工作中,我将校园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乡域实际结合,从梳理产业数据到搭建产销平台,从推动品牌打造到开展技术培训,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都承载着群众的信任与期待。当看到养殖户的滩羊卖出好价钱,看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看到村民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深刻体会到,基层不仅是锤炼本领的“大熔炉”,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感谢母校的悉心栽培,让我拥有了扎根基层的底气与能力;感谢“三支一扶”政策搭建的平台,让我能将青春热血挥洒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更感谢乡亲们的包容与信任,让我在服务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感悟担当。

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方能致远。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毅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田间地头续写青春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