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日期:2021-07-14

点击:10785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基本情况表
课程名称 毕业实习
课程编码 G16900 课程类别 R核心 R必修 □选修
学分学时 12学分      576学时 开课学期 第5、6学期
适用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 解剖生理学、人体发育学、康复医学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治疗学、诊断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后续课程  
 
二、课程说明
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习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医院和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水平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更彻底的了解医院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等康复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医院工作实际、贴近康复治疗实践一线,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和熟悉医院及医疗机构工作流程,树立正确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职业素质,明确实习方向;
2.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且回顾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于实习过程中;
3.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康复治疗工作的认识;
4.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5.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服务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矩阵
序号 实习内容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1 岗前培训    
2 成人神经疾病治疗组    
3 脊髓损伤治疗组    
4 肌肉骨骼病治疗组    
5 OT组    
6 语言治疗组    
7 物理因子治疗组    
8 传统康复疗法组    
9 儿童康复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岗前培训
学生毕业实习时,各实习单位根据本单位安排组织实施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有毕业实习动员、医院情況介绍、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学习、实习规章制度学习、医德医风教育讲座、大病历的正确书写讲座和基本康复技术操作训练等,并组织实习生学习实习大纲等。通过岗前培训使学生能自觉按照实习大纲要求,顺利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实习。
(二)成人神经疾病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技术、治疗原则,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运用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评估方法,了解国内外运动疗法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和方法。
2.实习内容
能结合临床实践,正确评估患者的身心功能状况,并能指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具体措施。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在运动训练中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和各种治疗作用;
(3)掌握肌力训练与运动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4)运动处方的四要素,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
(5)人体的杠杆种类和对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6)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常用的神经生理学方法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7)运动再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训练的基本原则;
(8)肌肉牵张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9)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3.基本技能操作
(1)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评估患者,能为患者确定近期康复目标和远期康复目标;
(2)学会制定康复治疗处方,掌握有氧训练的方法和操作要领;
(3)正确进行徒手肌力检查,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
(4)为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独立完成肢体围度测量;
(5)正确使用关节量角器,对全身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
(6)正确进行肌张力评估;
(7)掌握牵引疗法;
(8)独立完成牵张治疗;
(9)掌握轮椅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标准,指导患者使用轮椅及轮椅转移训练技巧;
(10)参加科内病例讨论及各类业务学习,鼓励发言,有条件的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
4.思政教育
通过在本科室的实习,不仅要学会神经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广范应用。
(三)脊髓损伤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技术、治疗原则,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运用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评估方法,了解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和方法。
2.实习内容
脊髓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及康复问题,常见临床综合征和并发症,掌握痉挛的评定和治疗。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在运动训练中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和各种治疗作用;
(3)掌握肌力训练与运动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4)运动处方的四要素,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
(5)人体的杠杆种类和对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3.基本技能操作
(1)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评估患者,能为患者确定近期康复目标和远期康复目标;
(2)学会制定康复治疗处方,掌握有氧训练的方法和操作要领;
(3)正确进行徒手肌力检查,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
(4)为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独立完成肢体围度测量;
(5)掌握牵伸技术、体位转换、轮椅训练、辅助具的应用、膀胱直肠的处理、减重训练、功能性电刺激、感觉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正确进行肌张力评估;
(7)参加科内病例讨论及各类业务学习,鼓励发言,有条件的组织开展读书报告
4.思政教育
通过在本科室的实习,了解到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相关知识,同时培养自身在"人文关怀"方面的认知,做一名真心为病人、一心想病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优秀康复工作者。
(四)肌肉骨骼病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1)总目标:根据ICF理论框架,在全面采集患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性应用评定方法,按照标准操作和程序进行评定,并能根据评定结果初步确定功能障碍所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
    (2)具体目标:熟悉四肢及脊柱骨折、全髋及全膝置换术后、手外伤、颈椎病、肩周炎、下腰痛、四肢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截肢术后等常见骨关节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
2.实习内容
(1)掌握四肢及脊柱骨折的愈合过程和临床表现,掌握不同类型骨折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及康复问题。掌握骨折后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2)掌握颈椎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3)掌握下腰痛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特点,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4)掌握肩周炎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特点,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5)掌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问题,康复目标,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6)掌握手外伤的分类,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康复分期和方法;
(7)掌握脊柱畸形的病理生理,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8)掌握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生理,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9)掌握截肢的临床表现,掌握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3.基本技能操作
(1)正确进行颈椎和腰椎的牵引治疗,并正确调整牵引重量、时间、体位,正确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颈椎牵引,正确指导自我颈椎牵引;
(2)正确指导肩、颈、腰、背及四肢肌力训练,正确指导颈椎操和脊柱凸体操、枕头的选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姿势,正确指导关节保护技术、关节主动运动;
(3)能够进行按摩、推拿和关节松动术;
(4)正确选择理疗方法并熟练操作;
(5)正确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关节的手法牵伸治疗及器械牵伸治疗、CPM;
(6)正确选用颈围、腰围和矫形器。
(五)作业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作业疗法的理疗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熟练和系统掌握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方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作业治疗与康复其他分支的密切关系。
2.实习内容
(1)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治疗理念(PEO model和OP model);
(2)通过任务分析、活动分析和COPM评定,能为患者设计和选择针对性与个体化的作业活动,并制定合理的作业治疗处方;
(3)掌握运动功能、感知和认知技能、日常生活能力的作业治疗训练方法;
(4)掌握康复辅助用具的选择与训练;
(5)熟悉对患者生活用品改良、家居环境改造及日常生活方式改变提出建议与法;
(6)熟悉压力治疗的临床应用及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指导。
3.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偏瘫、截瘫、脑瘫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和注意事项;
(2)手部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等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及注意事项;
(3)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方法;
(4)常用作业治疗媒介如木钉板、磨砂板、套杯等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5)掌握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宣教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
(6)初步掌握常用手指夹板及小辅助用具的设计及制作。
(六)言语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语言障碍的常见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训练方法,掌握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检查,能运用言语-语言障碍的治疗原则对患者实施训练,熟悉言语的物理声学特性和言语的语言学特性,了解各种语言障碍的治疗训练方法。
2.实习内容
(1)能结合临床实践,应用言语-语言障碍评定程序,全面收集资料,正确评定语言障碍状况,初步确定语言障碍的诊断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2)熟悉几种常见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3)熟悉常见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4)构音障碍的分类.训练原则;
(5)了解失用症和失认症临床常见类型的简易评定方法。
3.基本技能操作
(1)正确采集病史,完成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病历书写;
(2)熟悉失语症的评定操作流程;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定针对失语症的康复训练计划;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康复手段为构音障碍患者施行手法治疗;
(5)在言语治疗过程中,学会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思政教育
言语科室的学习需要更加耐心和仔细,病人会因言语表达不能或不畅而致心情急躁、郁闷,故作为医护人员更要有"同理心"。
(七)物理治疗因子治疗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各种常用物理因子的生物生理学作用.适应证和禁忌症。能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理疗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能结合临床实际,正确选择最佳物理因子治疗。
2.实习内容
(1)熟悉电疗中各种常用频率和波长,熟悉各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生理学效应;
(2)掌握低中频各种电流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
(3)高频电流的特点、治疗作用和适应证、禁忌症;
(4)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原理和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
(5)光疗中各种光线的波长、特点和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
(6)了解紫外线治疗的剂量;
(7)熟悉超声波、磁疗、热疗、水疗的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
3.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操作方法,衬垫要求,常用药物离子的极性,操作注意事项;
(2)神经电刺激的操作方法;
(3)电兴奋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中频各种电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正确选择电流类型;
(5)超短波、微波、短波的操作方法;
(6)红外线.超声波的治疗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八)传统康复疗法组
1.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临床专业知识,能够掌握针灸以及推拿的实用技法;熟练运用针灸和推拿的理论和技术处理常见病。
2.实习内容
熟悉针灸及推拿对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医疗过程,如偏瘫、截瘫、脑瘫以及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
3.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针灸及推拿在治疗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的应用、处方及注意事项;
(2)掌握针灸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及施针手法。
4.思政教育
通过传统康复科室的实习,认识并掌握我国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培养学生传承和发育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的信念。
(九)儿童康复科
1.实习的基本要求
    (1)总目标:根据ICF理论框架,在全面采集患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性应用评定方法,按照标准操作和程序进行评定,并能根据评定结果初步确定功能障碍所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
     (2)具体目标:脑性瘫痪的分级:熟悉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原则,熟悉Bobath技术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掌握不同类型脑瘫康复目标与康复方案的制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2.实习内容和要求
(1)掌握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特点;
(2)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运动发育、姿势、反射发育、肌张力、作业疗法、语言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3)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Bot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敏法、引导式教育),作业疗法,言语障碍的矫治,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等;
(4)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结局与健康教育。
3.基本技能操作
(1)运动发育、姿势、反射发育、肌张力。语言功能等方面的康复评定;
(2)脑性瘫痪的运动疗法(Bob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敏法、引导式教育);
(3)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言语障碍的矫治,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等。
4.思政教育
儿童是弱势群体,也是生长发育的起点,需要耐心的陪伴,患有各种疾病的儿童更需要爱护,所以在日常康复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课程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 学时(周) 备注
(一)岗前培训 根据实习单位要求具体安排 根据实习点条件相应安排,若不分病种,则实习内容为"物理治疗"
(二)成人神经疾病治疗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6
(三)脊髓损伤治疗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6
 
(四)肌肉骨骼病治疗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6  
(五)OT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6  
(六)言语治疗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4  
(七)物理因子治疗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4  
(八)传统康复疗法组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4  
(九)儿童康复 详见课程教学内容 4  
合计学时 576学时,其中理论0学时,实践576学时。
 
五、课程考核方式
实施"N+1+1"过程考试考核制度,其中"N"是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分别是:技能考核40%、平时表现成绩20%;第一个"1"是毕业实习手册,占总成绩的10%;第二个"1"是实习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具体构成如下:
总评构成
总评构成
评价方式 比例
N 技能考核 40%
平时表现成绩 20%
1 毕业实习手册 10%
1 实习理论考试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