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银川能源学院“论语墨香里,国学书风华”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5-5-19

点击:4488

2025年4月24日下午19时20分,在银川能源学院(滨河校区)2105室,微光志愿者协会和书法协会举办了“论语墨香里,国学书风华”活动,嘉麓书院执行院长王娟老师莅临并进行演讲。

微光志愿者协会干事胡旭同学带领嘉麓书院的老师们参观了校园,嘉麓书院的老师走进了校园,第一眼就看到了国旗两旁的“胸怀祖国,修身齐家平天下;放眼世界,勤学苦练铸人生”代表着银川能源学院的文学经典鉴赏,随后在薛亮老师和胡旭同学的带领下来到锦川斋,探讨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国学经典宛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光芒与精神传承。其中,《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中的瑰宝,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历经岁月的淘洗,至今仍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活动由微光志愿者协会分社副社长马亮、书法协会社长王晓琴同学主持。社长王正明同学介绍会议嘉宾之后,副社长韩梦雪做了简短演讲:国学经典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光芒,承载了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接着强调《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修身、齐家等至理名言。她还列举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等经典话语及其作用,最后呼吁走进国学经典研读《论语》,汲取智慧,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嘉麓书院执行院长王娟老师受邀与银川能源学院(滨河校区)的同学们共同研读学习《论语》。王院长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乐凯集团公司担任团委书记长达 10 年,并且对国学经典有着深厚的研究,《论语》《大学》《中庸》等多部经典著作研读超百遍。

王院长表示,本次讲解并非单纯解读字词句,而是将《论语》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期望借助圣贤的智慧助力同学们的人生发展。她以 “被遗忘的教育” 为切入点,她指出,在古代,八九岁的学童在私塾先生带领下,能够在两三年内背诵《论语》《孟子》等大量古文,为一生的文化修养奠定基础。然而近百年来,这种传统教育方法逐渐被遗忘,实为憾事。

王院长引用《论语》“述而第七” 中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进行深入阐释。她解释道,“志” 即心所存向,“据” 为固执坚守,“依” 是不违义,“游” 如游泳,“艺” 指人生所需,如孔子时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习艺能让人如鱼得水,不仅成才还能进德。她还结合当下社会现象,指出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嫦娥号登月、蛟龙号下潜等,社会上也掀起了学习科技的热潮,同学们都是这一发展的受益者 。

王院长再次强调在《论语》学习中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的顺序,指出团委支持此次活动,正是在同学们掌握专业技能(游于艺)后,引导大家学习 “仁”,培养良好品行,进而追求 “德” 与 “道”,体现了 “循循然善诱人” 的教育理念。活动中,王院长还分享了几位家长的困惑,有的家长宁愿孩子考分低一些,也希望孩子未来婚姻幸福、家庭和睦;有的家长面对孩子学习成绩好但行为习惯差感到无奈;还有家长为保护孩子,过度限制其社交。王院长谈及,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建设者,品德的提高能让生活更有温度,而《论语》为品德建设提供了方法。国家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2017 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中小学课本增加《论语》等文言文内容,中考、高考也提高了相关分值。

银川能源学院(滨河校区)团委书记薛亮做了最后总结,他对嘉麓书院执行院长王娟一行莅临讲学表示感谢,他指出,《论语》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应注重育人功能。阅读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精神品格的重要渠道。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从《论语》等经典中汲取营养精髓,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